近年来,国网陕西电力树立经营电网理念,着力提升响应客户速度和服务效率,创新构建了基于五个服务(规划服务建设、建设服务生产、生产服务营销、营销服务客户、机关服务基层)的全员一体化大服务新格局,把聚焦市场开拓、人人都是营销员作为全体员工共同的工作理念和行动指南,为大力实施全员增供扩销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支撑,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市场。
加大资金归集力度,全年资金归集率达到85%以上。严控常规煤电发展,提前3年完成煤炭去产能任务,把资金更多地投到低碳化、清洁化、智能化的水电、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上,投到热电冷多联供分布式能源、生物质能等终端供能替代项目上,华电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8%。
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加快推进煤电超低排放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明显下降,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还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十三五中央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总装机961万千瓦的华电集团金沙江上游梯级电站的前期和建设工作正加快推进。根据《集团公司十三五环保规划》,华电集团对十三五主要排放指标进行年度分解,下达超低排放改造计划,重点对东部地区改造工作进行协调部署。2017年,支援喀什市政府450万元统筹新建1所双语幼儿园。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
今年华电集团核准发电项目826万千瓦全部为清洁能源。投入270万元进行定点扶贫,在新疆乌恰县托云乡苏约克村华电双语幼儿园建成投用的基础上,又完成阿图什市新城区第九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国网上海电力创新智能电表更换模式,打破传统电表状态更换模式下的不论好坏统统更换的规定,通过充分借鉴和严谨论证延长了电表的使用时间,减少了采购费用和电子垃圾的产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网上海电力正积极完善梳理状态更换实施工作细则,并将其纳入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确保其长期有效规范运转。在这份万众期待的上海方案中,重头戏便是科学的抽样检验方案的确定,这是评价判定电表使用周期的关键。支撑智慧城市建设上海方案值得全国推广在上海,老旧弄堂、旧洋房等建筑的电线线路容易老化,给换表带来了很多困难;除此之外,潮湿的气候环境也会对电表故障和误差的概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以科学的系统抽样为理论基础,2016年11月22日,上海独有的电能计量工作实际运行抽样方案和电表寿命试验方案《电子式交流电能表使用中检定规程》正式发布了。
智能电网是卓越城市的用能保障,隐藏在城市中的一个个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最基本的单元,也是上海能源计量的守护者。老电影中楼与楼之间细而黑的鸡肚肠电线早已不见了踪影,灰色铁质电表箱挺括地挂在建筑外墙上,进线出线归并得清清爽爽,几号几室的电表一目了然。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新的电表状态地方法规出台,就变得势在必行。2017年6月1日,规程正式实施,规定依据统计抽样方法进行使用中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电子式电能表批的检定时间间隔进行调整。三年前这里的老旧电表就已经更换的啦,共用的电表也改成了一户一只,用电交电费方便多了,电力师傅真为我们解困了。张垠举了个例子,比如东北地区,就可以借鉴这个抽样方案,与当地低温等环境因素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特换表模式。
电表晚退休4年两年可节约6亿元在上海黄浦区均乐里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式弄堂里,红砖砌的联排小楼在细雨中显得更加鲜艳。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营销部计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经状态评价合格电表全部依法延长使用周期,预计2018和2019两年累计可减少6.32亿元智能电表采购、安装投入的费用。张垠告诉记者,国网上海电力配合上海市质监局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地方法规《基于统计抽样的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周期调整的实施规范(暂行)》,明确了电子式电能表状态更换实施过程中的各方职责和工作流程,目前已通过专家审定,进入报批流程;同时,对2018年和2019年即将到期的电表进行了批次信息采集及划分,为在整个上海全面推广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2035中所倡导的城市创新、人文和生态,离不开以技术和信息化支撑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进入千家万户的智能电表。
记者从国网上海电力了解到,目前该研究成果已获得了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及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区质监局系统专家领导的一致肯定。我们参考类似的抽样模式,平衡各现实因素,最终确定出了一个最适合上海电表状态更换的统计方法。
除此之外,传统模式还难以实现对在网电表运行质量水平的监督。除了落实状态更换宣传推广和舆情防控策略,我们还将适时开展智能电表寿命测试研究。
至于如何抽样,在张垠看来,就是借鉴各种先进的抽样模式,分析各类因素对电表的影响,寻找到一个方案边际水平和质量风险管控的最佳平衡点。我们累计回收检定了上千只运行中的电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现存电表运行管理模式,花了6个多月收集了近10年来的电表现场检验、运行抽检及到期拆回试验数据共计40多万条。事实上,上海方案同样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智能电表状态更换新模式的诞生对全国各地智能电表管理模式升级具有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因此,在被安装到居民家使用之前,所有电表都要经过多重试验并全部合格后,才可以来到用户家中。现有电表寿命普遍达到了10~15年以上,这意味着即使到达轮换周期后,仍然有大量在用电表质量性能完好。
作为上海电科院技术团队的成员之一,张垠回忆,从2015年开始,他们就开始以抽样统计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为研究出发点,借鉴、梳理和比对了各行各业不同种类的抽样方案,比如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编写的《采用抽样方法对使用中民用仪表进行后续检定》建议,若有效期即将到期的民用电表抽样检测合格,可进一步延长50%有效期。2015年,国网上海电力已基本完成1055.41万只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覆盖。
国网上海电科院计量中心技术质检室副主任张垠认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环境特点,探索电表状态更换模式要因地制宜,寻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上海方案。1月4日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指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记者从国网上海电力营销部了解到,以往的管理模式只是将到期电表全数更换,无法准确获知轮换周期内电表质量水平变化等质量数据,难以支撑管理决策,也不容易提前发现电表运行质量隐患。在全国范围内,电表状态轮换新模式将带来更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中油电能的业务版图上,电动汽车、清洁能源开发、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业务都被纳入其中。企业把各自的电量集中起来,形成拳头,才能提升电能的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杨焕君道出中油电能的作用和意义。在吉林电力交易市场,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优势明显:中油集团的支持;集发供配售于一体的集团化优势;中油集团公司优质电力用户带来的体量优势;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优势。
去年11月20日,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与吉林石化分公司签订《代理购电合作意向书》,这是中油电能进入吉林以来谈成的第一笔生意。从布局到落实,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工商注册。
1月8日,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与吉林油田分公司签订《代理购售电意向书》,代理其2018年长协和月度竞价电量。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加速,被称为万亿级的售电市场正在逐渐放开。
工作人员先后拜访,反复介绍中油集团建立统一购售电平台的目的、意义及规模优势、体量优势,表达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共同为中油集团降低用电成本做贡献的意愿。此后,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又与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销售分公司、长春输油气分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成功实现我省中油集团内部企业纳入市场主体目录全覆盖。
6月20日,公司正式挂牌运营;9月30日,通过吉林省电力交易中心公示,正式成为电力市场主体;10月24日,与省交易中心签署入市协议获批进入吉林电力市场后,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业务联系得最勤的是兄弟单位。按照三年滚动规划,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还将投资光伏、分布式能源等新能源建设,在能源产业链中抢占先机;投资社会增量配电网业务,努力成为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第二类售电公司。加上此前达成合作的吉林石化分公司、吉林销售分公司、长春输油气分公司,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预计今年代理购电总量将达22亿千瓦时。工作有激情,人人是火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初入吉林市场,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焕君耐心地向充满疑惑的工商注册管理人员解释企业的定位与性质。牢牢抓住中油集团内部用户后,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将眼光放得更远,依托体量和规模优势逐步拓展社会用户。
有着星火精神的中油电能人已经成功叩开吉林市场的大门,未来将助力吉林经济发展,打造新的售电增长极。按照初步估算,吉林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今年代理购电总量将达22亿千瓦时,在我省电力交易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具有绝对优势。
这意味着,中油电能在吉林电力市场的布局首战告捷。他们对省内200余家重点用电企业用电信息进行统计、整理,走访调研了长春热力集团、长春供热集团、长春一汽富晟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